医疗气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一类以自我心身锻炼为主的防病保健方法。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形成的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练功理论与方法的很多论述。
解放前,气功主要在民间流传。建国后,医疗气功疗法得到了较好地挖掘、整理、提高和更为广泛的发展,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就是伴随着新中国医疗气功事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1949年刘贵珍先生在“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隶属冀南行署四地委)开展气功临床活动;解放后改为“河北省第二干部疗养院”(位于保定,隶属河北省卫生厅);1953年迁址于“唐山工人疗养院”,(隶属于唐山市委市政府)。1954年气功医疗专科正式形成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气功医疗专业机构——“唐山气功疗法研究小组”成立,刘贵珍先生在继承前人气功功法的基础上,挖掘整理了内养功法,并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当时,对战伤康复、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进行系统治疗并见卓效。这一创举,不仅是把散在于民间的气功正式应用于医院临床实践,而且取得了公认的开拓性成果。1955年,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同志亲笔签署嘉奖令并颁发奖金,表彰刘贵珍的气功疗法小组。这是国家首次以卫生部的名义,肯定气功疗法“对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祖国医学文化遗产”的重要作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董必武、林伯渠、陈毅、叶剑英、李富春、王任重、叶季壮等相继随刘贵珍先生习练过内养功法。谢觉哉曾为刘贵珍著《气功疗法实践》一书题词。1956年全国群英会上,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了刘贵珍先生。
为了适应气功疗法在临床上应用,1956年我院现址建成后,更名为河北省北戴河疗养院,并将刘贵珍先生调入,主要用“气功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衰弱等慢性病,设病房楼两栋,床位80张,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床位最多、病人最多的医疗气功机构。刘贵珍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医学气功主任医师,在实践过程中,将通过姿势、呼吸、心神的调练来培育人体元气的锻炼方法定名为“气功”,开创了气功临床应用的先河。
1957年受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委托,我院为全国各地培训医疗气功师资,创办了“全国气功医疗师资培训班”。与此同时开通了与国际上十几个国家的气功学术交流,奠定了我院在国际气功领域的学术地位。1959年全国第一届中医气功医疗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1960年,河北省卫生厅在我院开办了“气功、太极拳、按摩训练班”,为全省培训气功人才。继之,以医疗气功为主的“慢病快治疗法”在全国开展起来,形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气功热潮,北戴河气功疗养院由此成为我国当代医学气功的发祥地。同时在我院开展了以内养功为主的其它医疗气功方法,并培养了一批医疗气功人才。刘贵珍先生去世后,其女刘亚非继承父业,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将内养功不断加以发展和充实。她所整理编创的内养功动功更适于临床应用和普及推广。
198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河北省卫生厅共同投资在我院兴建了“国家医学气功教育基地”。到目前为止,已举办过全国医疗气功师资班43期,省级班15期,普及班38期,治疗班39期,国际班305期。毕业学员达6万余人次。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调查,现仍有一半以上学员从事气功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多数已成为当地的学科带头人和国内外知名专家,不少学员还被国外聘请为气功师和教师。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等气功教研室的教师大多来过我基地学习。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院等全国600多个医疗单位的气功医师中,大多数也是我基地的学生。
推广太极拳运动是我院的传统特色项目。当代太极拳名宿、陈吴式太极拳传人李经梧先生曾于1944年出任北京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1956年参加北京市武术比赛荣获太极拳桂冠,并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奖。1959年调我院任太极拳师。他参与创编并亲自演示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拍摄了全国第一部《太极拳》科教片。李经梧先生终生习拳无间寒暑,深得太极拳技之精妙,太极推手更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弟子也曾多次获得全国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推手比赛冠、亚军等名次。
我院是河北省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对外开放医疗单位。每年都要接待来自法国、德国、瑞典、日本、美国、英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团队来院参观、考察和学习。同时,我院专家、教师也应邀出国讲学、交流。长期广泛的国际合作,形成了我院在国际气功、太极拳领域的中心学术地位和历史地位。
上一篇:中医“治未病”开启新篇章